当前位置:资讯 > >正文
小组赛中国女足未出线,女足世界杯:高端竞争显出基础差异
2023-08-05 08:06:00    环球时报

第九届女足世界杯48场小组赛3日结束,产生了晋级淘汰赛的16强,1/8决赛5日打响。与历届女足大赛并无两样,欧美球队占去了多半个绿茵场,亚非球队仍处于整体弱势。


【资料图】

大赛扩容谁受益

以往8届女足世界杯比赛,进入前三的总共24个球队,欧美球队占有21席。其中,美国女足每届均进入三强,获得4次冠军。亚洲只有中日两队获得过一次冠军和两次亚军。过去7届奥运会女足比赛,金牌全部为欧美球队所得,美国队4次夺金,欧美之外的球队只有中国和日本各拿到一次银牌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世界杯3次扩容,从1991年的12支队伍增加到现在的32支,欧美球队占比超过历届,实力和成绩使然。不过,敢把目标定在夺冠或名列前茅的球队没有几支,东京奥运会金牌加拿大和老牌强队德国、巴西今年都被拦在了16强之外。

创办女足世界杯,进而推入奥运会,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。三十多年来,欧洲女足重心先是在北欧的挪威、瑞典。进入新世纪后,德国成为唯一能跟美国女足争高下的欧洲球队。再往后,英格兰、法国、西班牙迅速崛起。曾经的劲旅并未沉沦,后来居上的西欧扩大了欧洲女足发达国家的群体。本届世界杯欧洲队伍有12支,进入淘汰赛的有8支。北欧稳定,西欧上升,在比赛节奏、贴身对抗、压缩时空等环节上,将世界女足带入了新的历史阶段。

扩容意味着不被看好的队伍也可能有机会。摩洛哥在各队中世界排名最低,按说怎么都轮不到这支排在第72位的非洲女足受益。可她们不但入围,还打进了16强。这个小组的比赛过程接连发生可能和不可能的奇迹,摩洛哥首战0∶6输给德国,随后两个1∶0 先后拿下韩国和哥伦比亚,首次参赛就出线,十分罕见。

世界杯增加8个名额,大家都受益,但不可能绝对平衡,这又是实力使然。最近十几年,能代表亚洲女足的是日本队。与欧美强队对抗,为亚洲荣誉而战,过去是中国女足的事情,现在只能看日本队的了。日本队首战5∶0轻取赞比亚,这个来自非洲的对手曾在东京奥运会上弄得中国队怎么也赢不下来。第二轮击败哥斯达黎加,提前出线,避免了跟西班牙打成生死战,足见日本女足日臻成熟。小组赛一球未失,打进11球,日本队的成绩在所有参赛队中绝无仅有。

中国女足再定位

世界杯出局后,舆论对中国女足败因和出路多有议论。

其一,有人主张“让更多女孩子来踢球,这样能够选到身体条件更好,更有天分的苗子”。实际上,女孩子踢球取决于喜欢不喜欢,而不是让不让。多一些人踢球,有助于改变女足的社会文化氛围,不只是为了选材,否则,淘汰的孩子怎么办?美国女足称得上长盛不衰,这当然离不开人数众多的踢球女孩构成广泛扎实的社会基础。美国小学的校园足球不如中国,但中国学生上中学后便难以保证有时间踢球,到了大学更少有人还在踢球。美国踢着玩的大学生很多,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美女足争冠就是在一所大学的球场上进行的,观者如潮。

其二,有人认为由于在体格上无法与欧美球员对抗,中国女足唯有在技术和打法上男子化才行。看过日本队的比赛,不难就此给出回答。日本球员身材矮小,玩不出什么男子化的动作,她们像日本男足一样,进攻靠技术,防守靠保护,既符合现代足球发展潮流,又适合日本球员的身体条件。当年中国女足鼎盛时期,并非身高体壮,也没有那么男子化。如今的对手和比赛规律变了,若一味与欧美对手比男子化,只怕又要走弯路。

其三,有人从昔日优势和改进训练出发,指出必须解决体制上的障碍。殊不知,职业化的前提是运动项目具有高度观赏性,通过市场运作吸引社会资金。女足显然无法以一己之力来实现。中国的女足在传统体制与市场条件并存的情况下,如何用好双重优势,培育高质量的联赛,这才是根本。据统计,参加本届世界杯的球员当中,1/3来自英格兰、法国、西班牙的俱乐部。受顶级男足职业联赛影响,那里的女足联赛开放、规范,锻炼优秀人才,打造足球市场,积累女足文化,成为当地球员的追求和各国女足的向往。舆论和球迷批评中国足球忽视联赛为本已有多时,女足不能重蹈覆辙。

大比分输给英格兰队后,中国女足教练、球员都认为当面领教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。既然认识到对方的能力是在激烈的比赛对抗中磨砺而成,中国足球就应当从现在做起,打造亚洲范围内高水平的女足联赛。

其四,送球员留洋,开归化之门。出去长见识,这是无疑的;归化个别尖子球员,肯定起作用。但这两个主意都需要条件和机会,绝不是有胜于无那么简单。

中国女足从波峰堕入低谷,跨度三十多年,历经几代球员。1999年世界杯,中国女足6场比赛进19球,失两球,刘爱玲左右开弓凌空破门被教练称为“教科书”。今年世界杯中国队3战仅靠罚点球踢进两球,失球多达7个,对手的凌空扫射倒成了中国队的“教科书”。

参加一次世界大赛,与其争议失去了什么,莫如想想留下了什么。复苏需要重拾创业时代的训练传统,重塑自己的技术风格。淘汰赛哨声一响,世界杯好戏连同中国女足要学习的“功课”才开始,接下来就要好好读读这本“书”。(作者是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 汪大昭)

X 关闭

往期话题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京津冀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  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